最佳球会/周日/乌拉圭英格兰/意甲 - 葡萄牙足球超级联赛排名2324

?

要搞智慧農業和生態農業,先要知道什么是精細

精細農業就是一種現代化農業理念。所謂精細農業,是指基于變異的一種田間管理手段。農田里田間土壤、作物的特性都不是均一的,是隨著時間、空間變化的。而在傳統的、目前仍在采用的農田管理中,都認為是均一的,采用統一的施肥時間、施肥量。實際存在的差別、空間變異使得目前這種按均一進行田間作業的方式有兩種弊害:第一,浪費資源,為了使貧瘠缺肥的地也能獲得高收成,就把施肥量設定得比較高,那么本來就比較肥沃的地就浪費了;第二,這些過量施用的農藥、肥料會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,引起環境污染。在這種情況下提出精細農業,根據田間變異來確定最合適的管理決策,目標是在降低消耗、保護環境的前提下,獲得最佳的收成。精細農業本身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是一種管理方式。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需要三方面的工作。
要搞智慧農業和生態農業,先要知道什么是精細農業
首先,獲得田間數據;其次,根據收集的數據作出作業決策,決定施肥量、時間、地點;第三,需要機器來完成。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僅憑人力是無法很好完成的,因此需要現代技術來支撐,也就是所謂的3S技術——RS(遙感,用于收集數據)、GIS(地理信息系統,用于處理數據)、GPS(定位系統),并且最終需要利用機器人等先進機械來完成決策。這兩點結合即平時所說的農業信息化和農業機械化。
 
 全國目前推行的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就是精細農業的一例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指通過土壤測試,及時掌握土壤肥力狀況,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農業生產要求,實行肥料的適量配比,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。2006年9月,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辦公室發布消息表示,在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中,全國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示范縣達1020個,投入財政資金近1億元,培訓農民3000多萬人,落實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.3億畝,減少不合理化肥施用70多萬噸,節本增效65億元。
 
目前測土配方施肥的設備還比較復雜,需要每個縣建一個測試站,農民自己做不了,以后發展精細農業的目標是便攜式的儀器。“現在我們看到的機器都處于研究階段,由研究人員操縱。等真正應用到生產第一線時,肯定要做一些改進。農村人口轉移之后,剩下老人、婦女,需要‘傻瓜化’的機器,讓農民自己操作。” 
 
精細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,主要有以下特點:合理施用化肥,降低生產成本,減少環源污染,精細農業采用因土、因作物、因時全面平衡施肥,徹底扭轉傳統農業中因經驗施肥而造成的三多三少(化肥多.有機肥少;N肥多,P、K肥少;三要素肥多,微量元素少),N、P、K肥比例失調的狀況,因此有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。 
 
減少和節約水資源,目前傳統農業因大水漫灌和溝渠滲漏對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%左右,精細農業可由作物動態監控技術定時定量供給水分,可通過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術,使水的消耗量減少到最低程度,并能獲取盡可能高的產量。 
 
節本增效,省工省時,優質高產,精細農業采取精細播種,精細收獲技術,并將精細種子工程與精細播種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,使農業低耗、優質、高效成為現實。在一般情況下,精細播種比傳統播種增產18%~30%,省工2—3個。 
 
農作物的物質營養得到合理利用,保證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,因為精細農業通過采用先進的現代化高新技術,對農作物的生產過程進行動態監測和控制,并根據其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