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搞智慧農業、生態農業、精細農業,少不了農業無人機,當前,農業無人機加速普及,發展迅猛。但是,就目前來說,農業無人機行業仍然面臨著價格昂貴、標準缺失、服務滯后等諸多障礙。因此,農業無人機企業需要精準把握市場,才能推動行業的持續發展。
隨著農村土地改革的深入,國家大力推進土地流轉,發展規模化、集約化經營,促進現代科技與農業加速融合,打造“智慧農業”,以提高農業產出,提升農民收益。
當前,隨著土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,農業科技化發展漸成主流。而農業無人機作為農業植保領域的“新星”,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,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千億元。
![]() 圖為正在作業的智慧農業無人機
農業無人機仍面臨不少障礙
雖然農業無人機發展前景可觀,應用普及持續加速,但是目前仍存在著諸多限制性因素。
首先,標準體系缺失。目前,我國農業無人機開始起步,但是具體的行業規范、性能標準、農用標準和農業無人機技術標準并未確立。在標準缺失的情況下,農業無人機行業難以實現規范化發展,政府也難以針對性進行引導、扶持;
其次,價格十分昂貴。最初,大部分企業都以整機出售的方式推廣無人機,整機價格居高不下,這讓大多數普通農戶望而卻步。目前,國內購買農業無人機能夠享受到“農機補貼”的省份寥寥無幾,因此價格因素成了一個主要的“攔路虎”;
最后,配套服務滯后。近年來農用無人機逐漸興起,全國各地均有農用無人機制造企業,但相關配套的產業鏈分布地區不均,售后服務體系并不完善,而且維修成本居高不下。另外,在保險等領域,目前也較為滯后,與汽車、農機等傳統領域相比,幾乎處于“新生”狀態。
拓展合作新模式 發掘潛力新市場
在農業無人機發展面臨障礙的情況下,無人機企業需要找到新的營銷模式。由于農戶本身對于植保機的需求并不大,各類植保服務公司或團隊成為農業無人機的主要客戶。
目前,大疆、極飛等農業無人機巨頭都采用了代理銷售的模式,通過代理商將整機銷售給植保服務商,而無人機廠商只需要為代理商以及植保服務商提供配套服務。
此外,直接通過與當地農資、農服企業加強合作的直營模式也是主流,這樣既能保證植保無人機的作業質量,又能擴展無人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。經驗豐富的農服公司能精準把握農業病蟲害防治時間,從而更好地進行植保服務,另外,農服企業也能給農戶提供及時的作業和監測反饋,這一點至關重要。
如此一來,不僅價格、服務的問題得到了解決,也將促進農業無人機行業的標準規范化進程。
隨著智慧農業的進一步發展,中國智能制造網認為,傳統的農業服務模式正被逐漸顛覆,專業化的植保服務商成為農業無人機的最佳客戶。農業無人機的推廣應用將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變革,并持續提升我國農業服務的專業化、社會化水平,從而也將逆向推動農業無人機產業的蓬勃發展。
|